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横行40年的骗局 居然全国仍有超过10万人被骗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1-12 09:48:41

  通过对张某和滕某的审查,滕某即是自称原在中央财政部工作,现任“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财务科科长张宁”的冒充者,张某既是资产的拥有者海归老人“李烈钧”的冒充者。江北警方还在去年11月18日在广西百色市将取钱的邓某及相关人员抓获。

目前,涉及此案的张某、滕某已被警方逮捕。
这个骗局横行40年,全国仍有超过10万人被骗…

 

  解密

  解密一:“民族资产解冻”是一个怎样的骗局?

  1979年5月11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解决资产要求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中国大陆居民和公有单位被美国政府冻结的资产,将由美国政府于1979年10月1日宣布全部解冻。为此,1979年9月9日我国政府发布了被称为“九九通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授权中国银行对外办理收回或提取手续。(百度解释)

  办案民警介绍说,其实在中美签署协议的1979年开始,“民族资产解冻”的骗局便在华夏大地横行,到现在已近40年了。所谓的那笔天文数字的“民族资产”,完全是行骗者虚构,毫无证据。

  行骗者通常伪造相关的文件、印章、委托书等材料,使用PS的照片,骗取受害者的行人,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民警介绍说,在这起诈骗案件中,张某就曾冒充“李烈钧”(1946年去世)“陈诚”(1965年去世)等民国时代的知名人物,使用变声器,装出老年人的声音,主动打电话和被害人联系。而滕某则自称“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财务科科长”等职务,配合张某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解密二:为什么还有这多人受骗?

  如果在网上搜索“民族资产解冻”,会发现很多关于类似骗局的报道。但为什么如今还有这么多人被骗呢?

  江北警方介绍说,“民族资产解冻”骗局其实也是“与时俱进”的,花样层出不穷。在20世纪末期,所谓的“民族资产解冻”骗局,是指一些人将当时已在西南、中南、华东各省区盛行的收买兑换蒋伪钞票活动披上“资产解冻”外衣,编造出国民党政府当年在大陆发行的货币可以拿到美国或台湾省重新兑换的谣言。

  进入到21世纪,骗子则利用受害人贪财的特点,自称“守宝人”“当家人”等角色,许诺受害人一旦找到守宝人,拿到民族资产,就可以分给资助人巨额的好处。受害人则被骗支付数额不等的钱款,或是用钱购买“道具”等。

  如今,“民族资产解冻”骗局再次升级。行骗者利用微信等平台,以传销的方式发展“会员”。虽然每个受害人被骗的金额不多,但受害人群庞大。

  解密三:受害人为什么不报案?

  办案民警在取证过程中,不仅发现这起诈骗案中,根本没有人报警,甚至他们到受害人家中进行调查时,受害人以武力相向。

  嫌疑人在暗语中,将受害人称为“猪”,而帮助他们发展受害人的各个微信群的小组长则被称为“猪头”。在张某和滕某诈骗案中,外地人景某就是最大的“猪头”。

  民警介绍说,景某其实是最大的受害人。景某是一位退休的高中老师,她不仅自己发展下线,还要负责将收集起来的资金转给张某和滕某。在两名嫌疑人被抓获时,景某正准备将新发展一批会员的入会费30万元汇入嫌疑人账户。“景某的微信零钱上有18万元的资金,这都是她从各个微信群里收来的,然后再交给两名嫌疑人。”

  而这类诈骗案中,受害人多为中老年人,其中不乏知识分子和退休的企业干部。民警分析说,虽然受害人中一些人知识程度很大,但作为老年人,却更容易受到这种骗局的诱惑,缺乏识别能力。绝大多数受害人在被告知被骗后,仍对“民族资产解冻”的说法深信不疑,因此主动报案的受害人寥寥无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0375888.cn/news/guonei/2017-01-12/32637.html